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马植 唐 · 刘轲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二
存之不以予古拙。不责予以今人之态。
能遗其铅黄外饰。直索子心于古人之心。
在今之行古者然。虽无以应君子。
存之不友子以面。予何人。
敢不以心友于存之邪。且古人相知在此。
今愚忌存之固有未予知者。矧与相面者。
其能异于行路之人哉。固无也。
有恨偫居时。口未能言及此。
还罢又不相处。虽素尚蓄积。
竟未得露一毫于方寸之地。每一相见。
何尝不嗛嗛于内。若饮者实满于腹。
思一吐而未果者。存之谓予是言似乎哉。
以为似。则予不得不吐于存之矣。
先此二十年。予方去儿童心。
将事四方志。若学山者以一篑不止。
望嵚崟于上。誓不以邱陵其心而尽乎中道也。
志且未决。适遭天谴。
重罹凶咎。日月之下。
独有形影。存之以予此时宜如何心哉。
苟将尽馀息以鸿同大化。或有论予者。
相晓以古道。且曰。
若身未立于时。若名未扬于人。
若且死。独不畏圣人之经戒。
俾立身扬名之意邪。蹶然而恐。
震骇且久。曰。
微夫子。吾几得罪于圣人矣。
噫。圣人之言天戒也。
天戒何可违乎。历数岁。
自洙泗渡于淮。达于江。
洞庭三苗。踰郴而南。
涉浈江。浮沧溟。
罗浮。始得师于寿春杨生
杨生以传书为道者也。始则三代圣王死。
而其道尽留于春秋。春秋之道。
某以不下床而求之。求之必谋吾所传不失其指。
每问一卷。讲一经。
说一传。疑周公孔子邱明公羊高谷梁赤
若回环在座。以假生之口以达其心也。
迩来数年。精力刻竭。
希金口木舌。将以卒其业。
虽未能无愧于古人。然于圣人之道。
非不孜孜也。既而曰。
以是为驾说之儒。曷若为行道之儒邪。
贮之于心有经实。施之于事有古道。
犹不愈于堆案满架。矻矻于笔砚间邪。
徒念既往者未及孔门之宫墙。自谓与回牛相上下。
传经意者。家家自以为商偃。
执史笔者。人人自以为迁固。
此愚所以愤悱。思欲以圣人之为市南宜僚
以解其纷。以衡石轻重。
俾将来者知圣代有谯周焉。此某所以蓄其心者。
元和初。方下罗浮
梅岭。泛赣江
彭蠡。又抵于匡庐
匡庐有隐士茅君。腹笥古今史。
且能言其工拙赘蠹。语经之文。
圣人之语。历历如指掌。
予又从而明之者。若出井置之于泰山之上。
其为见非不宏矣。长恨司马子长谓挈诸圣贤者。
岂不然乎哉。脱渐子长之言。
予之厄穷其身。将淬磨其心。
亦天也。是天有意。
我独无恙。何也。
夫然。亦何必瞽吾目然后国语。
刖吾足然后兵法。抵宫刑然后史记邪。
予是以自忘。其愚瞽。
故有三传指要十五卷。汉书右史十卷。
黄中通理三卷。翼孟三卷。
隋监一卷。三禅五革一卷。
每撰一书。何尝不覃精潜思。
绵络指统。或有鼓吹于大君之前曰。
真良史矣。且曰。
上古之人。不能昭明矣。
某其如何。有知予者。
相期不啻于今人。存之信然乎哉。
此古人所以许一死以谢知已。诚难事也。
如不难。亦何为必以古人期于今人待邪。
又自史记班汉以来。秉史笔者。
予尽知其人矣。言东汉有若陈宗尹敏伏无忌边韶崔实马日磾蔡邕卢植司马彪华峤范煜袁宏
言国志有若卫顗缪袭应璩王沈傅元薛莹华覆陈寿。言洛京史有若陆机束皙王铨子隐
江左史有若邓粲孙盛王昭檀道鸾法盛臧荣绪。言宋史有若何承天裴松之苏宝沈约裴子野
言齐史有若江文通吴均。言梁史有若周兴嗣鲍行卿何之元刘璠
言陈史有若顾野王傅宰陆琼姚察子思廉。言十六国史有若崔鸿
言魏史有若邓渊崔浩弟览高允张伟刘横李彪邢蛮温子升魏收。言北齐史有若祖孝徵元规汤休之杜台卿子发李德林林子百药。
后周史有若柳虬令狐德棻岑文本。言隋书有若王师邵王颜师古孔㯋达于志宁李延寿
言皇家受命有若温大雅魏郑公房梁公长孙赵公许敬宗刘允之杨仁卿顾牛凤及子元朱敬则徐坚吴兢。次而修者亦近在耳目。
于戏。自东观至武德以来。
其间作者遗草有未行于时。及修撰未既者。
如闻并藏于史阁。固非外学者可得究诸。
予虽无闻良史。至于实录品藻。
增损详略。亦各有新意。
岂无班马之文质董史之遗直者邪。盖有之矣。
我未之见也。常欲以春秋条贯。
删补冗阙。掇拾众美。
成一家之尽善。有若采葑菲者无以下体。
衣狐裘者无以羔袖。言不多乎哉。
以为多。则存之视予力志何如耳。
阮嗣宗嗜酒。当时以为步兵校尉
虽非其任。贵且快意。
今予之嗜书。有甚于嗣宗之嗜酒。
且虚其腹。若行哺而实者。
存之宜如何予哉。传不云乎。
心志既通。名誉不闻。
其足下何遗邪。此存之所宜动心也。
脱禄不及厚孤弱。名不及善知友。
匡庐之下。犹有田一成。
耕牛两具。僮仆为相。
杂书万卷。亦足以养高颐神。
诚知非丈夫矣所立。固不失谷口郑子真耳。
敢布诸足下共图之。某再拜。
尹文子序 东汉 · 仲长统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七
尹文子者,盖出于周之尹氏。
齐宣王时,居稷下,与宋金开、彭蒙、田骈同学于公孙龙公孙龙称之。
著书一篇,多所弥纶。
《庄子》曰:「不累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于民命,人我之养,皆足而止。
以此白心,见侮不辱」。
此其道也。
刘向亦以其学本于黄、老,大较刑名家也,近为诬矣。
黄初末始到京师,缪熙伯以此书见示,意甚玩之,而多脱误,聊试条次,撰定为上下篇,亦未能究其详也(《尹文子》,《道藏》本。按统卒于献帝逊位之岁,而此序言黄初末始到京师」当是后人妄改,或此序非统作也,疑莫能明。)
昌言上(篇名缺) 东汉 · 仲长统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八
谨案:《隋志》杂家,「《仲长子昌言》十卷,录一卷。汉尚书郎仲长统撰。」《旧唐志》作十卷,「新唐志」移人儒家,亦十卷。《崇文总目》称,「今所存十五篇,分为二卷,馀皆亡。」《郡斋读书志》、《直齐书录解题》不著录。明陈第《世善堂书目》有二卷。其刻本仅见明胡维新《两京遗编》,有《理乱》、《损益》、《法诫》三篇;归有光《诸子汇函》有《理乱》《损益》二篇,皆出本传,无所增多,则北宋十五篇本又复佚失。今从《群书治要》写出九片益以本传三篇,以《意林》次第之,刺取各书引见,补脱讹,定著二卷。其遗文坠句,于原次无考,依各书先后附于末。本传「统,山阳高平人,著论三十四篇十馀万言,」今此搜辑,才万馀言,亡者盖十八九。而《治要》所载,又颇删节,断续𠇗离,殆所不免。然其闿陈善道,指抲时弊,剀切之忱,踔厉震荡之气,有不容摩灭者。缪熙伯方之董、贾、刘、扬,非过誉嘉也。嘉庆二十年太岁在乙亥三月十五日
德教者,人君之常任也,而刑罚为之佐助焉。
古之圣帝明王,所以能亲百姓,训五品,和万邦,蕃黎民,召天地之嘉应,降鬼神之吉灵者,实德是为,而非刑之攸致也。
至于革命之期运,非征伐用兵,则不能《定其》业;
奸宄之成群,非严刑峻法,则不能破其党。
时势不同,所用之数亦宜异也。
教化以礼义为宗,礼义以典籍为本。
常道行于百世,权宜用于一时。
高辛已往,则闻其人。
不见其书;
唐、虞、夏、殷,则见其书不详其事;
周氏已来,载籍具矣(「高辛」已下三十二字,从《意林》补。),所不可得而易者也。
故制不足则引之无所至,礼无等则用之不可依,法无常则网罗当道路,教不明则士民无所信。
引之无所至则难以致治,用之不可,依则无所取正,罗当道路则不可得而避,士民无所信则其志不知所定,非治理之道也。
诚令方来之作,礼简而易用,仪省而易行,法明而易脂教约而易从,篇章既著,勿复刊剟,仪故既定,勿复变易,而人主临之以至公,行之以至仁(本作「忠仁」,依《文选·庾元规中书令表》注改。),壹德于恒久,先之用己身。
又使通治乱成之大体者总纲纪而为辅佐,右稼穑之艰难者亲民事而布惠利,政不分于外戚之家,权不入于宦圣之门,下无侵民之吏,京师无佞邪之臣,则天神可降,地祇可出。
大治之后,有易乱之民者,安宁无故,邪心起也。
大乱之后,有易治之势者,创艾祸灾,乐生全也。
刑繁而乱益甚者,法难胜避,苟免而无耻也。
教兴而罚后用者,仁义相厉,廉耻成也。
任循吏于大乱之会,必有恃仁恩之败;
用酷吏于清治之世,必有杀良民之残,此其大数也。
我有公心焉,则士民不敢念其私矣;
我有平心焉,则士民不敢行其险矣;
我有俭心焉,则士民不敢放其奢矣,此躬行之所徵者也。
开道涂焉,起堤防焉,舍我涂而不由,逾堤防而横行,逆我政者也。
诰之而知罪,可使悔过于后矣。
诰之而不知罪,明刑之所取者也。
教有道,禁不义,而身以先之,令德者也。
身不能先,而总略能行之,严明者也。
忠仁为上,勤以守之,其成虽迟,君子之德也。
谲诈以御其下,欺其民而取其心,虽有《立成》之功,至德之所不贵也(《群书治要》。)
撰上仲长统昌言表 曹魏 · 缪袭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八
统字公理,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
年二十馀,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者多异之。
并州刺史高干,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焉。
统过善待遇之,访以世事。
统谓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
雅自多,不纳统言。
统去之,无几而败。
并冀之士,以是识统,大司农常林与统共在上党,为臣道统性倜傥,敢直言,不矜小节,每列郡命召,辄称疾不就。
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
汉帝在许,尚书令荀彧领典枢机,好士爱奇,闻统名,启召以为尚书郎
后参太祖军事,还复为郎。
延康元年卒,时年四十余。
统每论说古今世俗行事,发愤叹息,辄以为论,名曰《昌言》,凡三十四篇(《魏志·刘劭传》注。案:《后汉书·仲长统传》云:东海缪袭,常称统才章,足继西京董、贾、刘、扬,当亦表中语。)
奏祀天地乐舞 曹魏 · 卢毓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五
汉武有《云翘》、《育命》之舞,不知其所从来,旧以祀天地,今可兼以《云翘》祀圆丘,以《育命》祀方泽也(《北堂书钞》一百七引《魏名臣奏》。案:《续汉·祭祀志》中》注引缪袭议如此,盖卢据缪议,为之奏定也。)
篇名阙 其二十九 东晋 · 葛洪
 出处:全晋文
陆平原作《子书》未成,吾门生有在陆君军中,常在左右,说陆君临亡曰:“穷通时也,遭遇命也。
古人贵立言以为不朽,吾所作《子书》未成,以此为恨耳”。
余谓仲长统作《昌言》,未竟而亡,后缪袭撰次之。
桓谭《新论》,未备而终,班固为其成《瑟道》。
今才士何不赞成陆公《子书(《御览》六百二)》。
郊殷议 南齐 · 王俭
 出处:全齐文卷十
案《礼记·王制》,天子先袷后时祭,诸侯先时祭后袷。
《春秋》鲁僖二年袷,明年春禘,自此以后,五年再殷。
《礼纬·稽命征》曰「三年一袷,五年一禘」,经、记所论禘袷与时祭,其言详矣,初不以先殷后郊为嫌。
至于郊配之重,事由王迹,是故杜林议云:「汉业特起,不因缘尧,宜以高帝配天」。
魏高堂隆议以舜配天,蒋济云:「汉时奏议,谓尧已禅舜,不得为汉祖,舜亦已禅禹,不得为魏之祖。
今宜以武皇帝配天」。
晋、宋因循,即为前式。
又案《礼》及《孝经·援神契》并云「明堂有五室,天子每月于其室听朔布教,祭五帝之神,配以有功德之君」。
《大戴礼记》曰:「明堂者,所以明诸侯尊卑也」。
许慎《五经异义》曰:「布政之宫,故称明堂
明堂,盛貌也」。
《周官·匠人职》称明堂有五室。
郑玄云:「周人明堂五室,一室也」。
初不闻有文王之寝。
郑《志》赵商问云:「说者谓天子庙制如明堂,是为明堂即文庙邪」?
郑答曰:「明堂主祭上帝,以文王配耳,犹如郊天以后稷配也」。
袁孝尼云:「明堂法天之宫,本祭天帝,而以文王配,配其父于天位则可,牵天帝而就人鬼,则非义也」。
太元十三年孙耆之议,称郊以祀天,故配之以后稷;
明堂以祀,故配之以文王
由斯言之,郊为皇天之位,明堂即上帝之庙。
徐邈谓配之为言,必有神主;
郊为天坛,则堂非文庙
《史记》云,赵绾、王臧欲立明堂,于时亦未有郊配。
汉又祀汾阴五畤,即是五帝之祭,亦未有郊配。
议者或谓南郊之日,已旅上帝,若又以无配而特祀明堂,则一日再祭,于义为黩。
案古者郊本不共日。
蔡邕《独断》曰:「祠南郊,祀毕,次北郊,又次、明堂、高庙世祖,谓之五供」。
马融云:「郊天之祀,咸以夏正,五气用事,有休有王,各以其时,兆于方郊,四时合岁,功作相成,亦以此月总旅明堂」。
是则南郊、明堂各日之证也。
近代从省,故与郊同日,犹无烦黩之疑。
何者?
其为祭虽同,所以致祭则异。
孔晁云,言五帝佐天化育,故有从祀之礼,旅上帝是也。
至于四郊明堂,则是本祀之所,譬犹功臣从飨,岂复废其私庙。
且明堂有配之时,南郊亦旅上帝,此则不疑于共日,今何故致嫌于同辰。
又《礼记》:「天子祭天地、四方、山川、五祀,岁遍」。
尚书·尧典》:「咸秩无文」。
《诗》云:「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据此诸义,则四方、山川,犹必享祀,五帝大神,义不可略。
魏文帝黄初二年正月,郊天地明堂,明帝太和元年正月,以武皇帝配天,文皇帝配上帝,然则黄初中,南郊明堂,皆无配也。
又郊日及牲色,异议纷然。
《郊特牲》云:「郊之用辛,周之始郊也」。
卢植云:「辛之为言,自新洁也」。
郑玄云:「用辛日者,为人当斋戒自新洁也」。
汉魏以来。
或丁或已,而用辛常多。
考之典据,辛日为允。
《郊特牲》又云,郊牲币宜以正色。
缪袭据《祭法》云,天地骍犊,周家所尚,魏以建丑为正,牲宜尚白。
《白虎通》曰,三王祭天,一用夏正,所以然者,夏正得天之数也。
魏用异朔,故牲色不同,今大齐受命,建寅创历,郊庙用牲,一依晋、宋。
谓宜以今年十月殷祀宗庙。
自此以后,五年再殷。
来年正月上辛,有事南郊。
宜以共日,还祭明堂。
又用次辛,飨祀北郊。
而并无配。
牺牲之色,率由旧章(《南齐书·礼志》上。建元元年七月。)
右军扇图为郡守熙伯雍题 元末明初 · 王逢
 出处:梧溪集卷四
老妪蒲葵扇,道士白鹅群。
兰亭一胜会,总未知右军
桓温帖中二三语,坐令晋鼎安如堵,淝水之阵乌足数。
诗品下 其六 南梁 · 钟嵘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五
中书张载司隶傅玄太仆傅咸侍中缪袭、散骑常侍夏侯湛,孟阳诗乃远惭厥弟,而近超两傅。
长虞父子,繁富可嘉。
孝冲虽曰后进,见重安仁
熙伯《挽歌》,唯以造哀尔。
大明铙歌曲十八首 其一 黄河清元至正末黄河清大圣启运符载辟宇宙为黄河清第一) 明 · 胡应麟
 押词韵第十七部
夫鼓吹铙歌之作肇自有熊所以象成功昭盛美凡圣王受天明命摧陷廓清之烈非此亡以被诸声容粤自商周以征伐定天下一时播告之章勿可睹已汉铙歌十八曲其辞迄今尚存虽文义讹脱难以尽谐歌中之辞亦匪专为武功而设至味其音节隐然发扬蹈厉之风视汉诸古诗优柔驯厚者迥绝不伦则铙歌所由作可知已两汉而下魏缪袭吴韦昭晋傅玄宋何承天唐柳宗元代相拟赵宋无闻则皇明宋濂氏尝追述之寻诸家制作即风格词藻未能抵掌西京一时可颂之绩固咸取以被诸乐章矣高皇帝提三尺起淮甸扫边尘而遏绝之大荒之外此其勋德巍巍亡论汤武即轩辕氏不无逊心独铙歌之作诸文章家往往缺焉间一二仅见而辞义寂寥音节迂缓未足以揄扬大造垂示无穷夫魏偏闰唐宋下衰缪韦何传于骚坛未槩作者彼且黾勉步趋以自侈一时殊际焉明臣子目击高皇帝震古无前之伟树以安享二百祀之太平即草莽山林畴匪帝力而默默终身不能效一辞之赞甚非所以效康衢击壤野老细人之义也应麟不敏呻吟佔毕馀二十年蠡海管天颇测毫末谨按我圣祖发轫之初以迄于四方底定之日叙次其事为大明铙歌曲一十八章诚知謏闻谫识上不足以鸣昭代之鸿庥下不足以骛西京之遐轨以较唐诸家庶几近之缀属既成不忍焚掷爰录笥中附诸康衢击壤之末异时鸿生硕彦制作迭兴盛演歌辞登诸鼓吹俾圣神勋德永揭千秋此或为之嚆矢云尔铙歌本二十二曲其四曲亡魏吴所拟仅十二曲说者咸以十曲仍用旧名然其辞亦不复传何也今止据存者十八曲拟之考诸家词惟缪韦傅常被施用承天宗元辈率私作之以备异时采择者而凭依名义流播迄今故敢窃取其例焉
黄河清,圣人出。
应昌期,诞至德。
著戎衣,奋三尺。
靖四方,建都邑
干戈偃,弧矢戢。
统九有,主社稷。
神与鬼,咸受职。
烽烟扫,爝火熄。
大明,照中国。
万千祀,与天一。
蜀汉铙歌十二首 其一 帝车见昭烈甫髫舍东南产奇树五丈馀童童若羽盖望气者咸属心焉为帝车见第一) 明 · 胡应麟
 押词韵第四部
炎精既缺海宇三分昭烈以汉室宗亲亲任武乡君臣一德托孤寄命比隆伊周自两汉以还大统故当以蜀为正王通氏抗言武乡不死礼乐可兴识者咸谓不诬顾汉氏而下魏吴晋各有铙歌以播扬功德蜀反缺焉盖武乡身任复汉之责魏吴未灭夙夜皇皇惟誓师鞠旅东乡是图舍是而播告声歌彰明得意此天下既平之事非枕戈待旦之日所暇为也又蜀之文人时尤不竞谯周郤正等辈槩之词赋咸匪所长亡论武乡未暇即欲有事焉未有可以肩草创之能洪润色之寄者也惟是魏吴制作流传迄今才流艺士簧鼓笔端动以昭烈武乡夷诸僭窃顺逆邪正郁而勿彰余甚憾之昔陈寿三国帝魏先晋紫阳一正其谬称快千秋不佞佔毕词场馀二十载于乐府杂调颇睹一斑每读鼓吹铙歌至缪袭韦昭傅玄诸作不胜扼腕至欲鼓而攻之噫彼各自尊其主势则宜然百世之后是非大明而操管握觚之俦从事乐府惟齐梁月露冶艳相沿迄未能一厝意于此余则何敢以谦让未遑也爰效缪韦诸体为蜀汉铙歌曲一十二章上以著昭烈间关戡定之绩下以武乡夹辅尽瘁之忠即藻绘方之诸家未当鲁卫而理直义形据事陈词群嗥自废忠臣志士之愤或赖此其一雪矣夫(宋无铙歌宋景濂尝追补之惟后汉独缺云)
帝车见,涿鹿墟。
童童立,五丈馀。
千灵卫,七圣趋。
飏金支,翼翠旟。
雨师道,风伯驱。
气如龙,殷里闾。
真人起,握斗枢。
奠汉鼎,抚皇舆。
炎精曜,火德嘘。
亿万载,帝方隅。
四分律宗记序674年 初唐 · 王勃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八十 创作地点: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
昔在调御。利见迦维。
光宅净都。抚临法界。
抑扬垢路之业。以疆理情田。
阐导毗尼之藏。以堤防性海。
二边云彻。方知实相之尊。
十刹风行。乃识真如之贵。
将使龙象缁服。维明克允。
鹙鹭元盟。有耻且格。
五篇垂范。岂同训之科。
七聚分宗。宁比歌虞之制。
功存离欲。道在降魔。
仙苑创基。因善果以调物。
提河灭迹。凭净戒以为师。
诚拯溺之舟航。而禦黠之衔策者矣。
故能庄严百福。粉绘三身。
摧憍慢山。拔生死树。
覆篑菩萨之道。滥觞正觉之源。
惑箭而断爱枝。销恚刀而解疑网。
自银棺掩耀。金杖殊珍。
五师烟腾。四分云谲。
波离睿旨。明而更明。
饮光妙迹。盛而愈盛。
其后卑摩覃思。犹沈赤水之辉。
惠远研精。尚玷元岩之彩。
遂使琼编浩汗。利涉迷于要津。
瑶轴纷纶。登高暗于飞陛。
熟习者博而寡用。志学者劳而少功。
七众所以迟回。八部由其太息。
丕应冥发。睿感潜融。
爰挺异才。式扶象训。
西京太原寺索律师俗姓范氏
其先南阳人也。殷霸洪允。
周藩茂族。八鸾与四牡竞驰。
紫绘与青緺叠照。六军卿冑。
绩著于钟彝。三传儒门。
业流于训诂。律师冲襟霞映。
峻局霜凄。筠抱显于髫龄。
兰芬凝于丱齿。由是糠秕礼乐。
锱铢名教。以尧舜为尘劳。
以周孔为桎梏。爰依白法。
遂托元徒。探鹫岭之微言。
得龙宫之秘藏。咸亨之祀。
椒房谅阴。舍槐里而构庵园。
因金穴而开银地。伽蓝肇建。
号曰太原明阳所及。
咸收时望。自价隆康会。
誉重摩腾。竺法猷之苦节。
支道林之远致。将何以发明禅宇。
光应纶言。律师乃以道众羽仪。
释门栋干。粤自宏济。
来游太原。经行德人。
于兹为盛。既而惧六和之紊绪。
悼三聚之乖宗。稽法令之遗文。
讨惠猷之旧业。网罗近护。
吞含觉明。原始要终。
探赜索隐。芟夷疣赘。
剪截骈枝。收绝代之精微。
诘往圣之纰缪。葭灰屡变。
槐燧骤迁。开遮持犯之异同。
废立止作之轻重。故以该象牙之扇。
穷贝叶之图。钻研刊削。
五载而就。名曰开四分律宗记。
凡十卷三十七万六百三十言。律师又以为仲尼述易。
申妙典于系辞。元凯谈经。
托馀文于释例。爰因多暇。
更辑旧章。牢笼秘察之宗。
发挥沈郁之旨。名曰开四分律宗拾遗钞。
凡十卷四十万馀言。所以裨助三明。
抑扬四谛。宏八正之道。
成一家之言。庶使众善雷奔。
偫疑雾敛。照欢戚之两镜。
荡欣忧之二瓶。凭此戒田。
方跻定境。岂直功周沙甸。
道制铁围而已哉。弟子才非元度
识劣真长。本乏淩云之词。
弥天之眷。揄扬盛烈。
孙绰而多惭。归依胜侣。
仰郤愔而自励。辄牵庸陋。
轻序德音。岂比夫公理昌言。
缪袭之引。太冲作赋。
假士安之谈。盖所谓观豹而识班。
闻乐而窃抃者矣。故曰四分律宗记序。
甲申三月十三日出都小住津门四月三十日还京绝句五十首 其四十二 甲申 晚清 · 李慈铭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杏花香雪斋诗戊集
兰陵缪袭领官书,隔院牙签甲乙厨。
卅载泉明风木感,覆巢流泪话衔须溧阳恒庵太守彝时领官书局,借院中东屋以居,尊人武烈公以署浙江运使,殉庚申杭州之难。)
后汉三贤赞三首 其三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七
仲长统公理
山阳高平
高干有雄志而无雄才。
其后果败。
以此有声。
俶傥敢言。
语默无常。
人以为狂生。
州郡会召。
称疾不就。
著论见情。
初举尚书郎
后参丞相军事。
卒不至于荥。
论说古今。
发愤著书。
昌言是名。
友人缪袭
称其文章。
足继西京
四十一终。
何其短耶。
呜呼先生
又次王侍郎 北宋 · 苏颂
五言排律 押支韵
礼藉标三瑞,灵篇首五芝。
忽传神草植,高出庙垣楣。
物色甘泉诏,形容缪袭辞。
敷荣连刻桷,滋液本华池
运应承平旦,辰临孟夏时。
阶蓂符历数,丰芑协声诗。
尊祖(疑当作俎)诚斯洽,称觞礼所宜。
共知天辅德,万叶固皇枝。
赓有明铙歌鼓吹曲六篇 其二 定武功 明 · 文肇祉
 出处:文氏五家集卷十
魏缪袭国初破邺而作谓武功之定始于此也高皇渡江取太平诸路武功亦定于是
定武功,始渡江。
江水茫茫,鼓声锋锋。
下采石,平淮扬。
东收吴越西定湖湘
中原河洛恢其疆,秦晋燕赵咸归降。
镇南,来越裳
武功定兮杀伐张,广轮抚兮歌元良
赓有明铙歌鼓吹曲六篇 其五 应帝期 明 · 文肇祉
 出处:文氏五家集卷十
缪袭言文帝以圣德受命应运期成祖文皇帝顺天抚运而继志述事之大殆有光于先烈者欤
昭文皇,光承洪绪。
密运神机,奠鼎燕冀。
天纵文武,一怒安民,两京并峙。
内抚舆图,外扼关塞。
以握要几,以据全势。